乡镇地区如何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
文章针对乡镇地区用电负荷低、充电难的问题,提出了乡镇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的策略,介绍了该策略的具体应用方法。
结果表明,在乡镇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能够显著提高用电效率,并且能够减少投资成本,降低运营成本。
随着电动汽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加,充电需求随之增加,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妥善的管理,将会导致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出现大量电能浪费的现象,进而给我国电力系统带来较大压力。而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就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是一种新型充电站模式,将光伏发电和储能技术应用到充电站中为电动汽车充电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在该模式下,光伏发电可以直接通过并网传输到充电站中,再通过对电池进行充电就可以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而储能技术则是将分散在电网中的储能设备利用起来,在用户需要时向电网提供电能。与传统充电站相比,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能够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可以有效降低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电费成本和运行成本。
在该模式下,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将会一直持续工作直至电网电量不足,而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电费则将会由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来承担。
对于用户而言,这种模式不仅能够节约成本支出,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降低能源浪费。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可以通过优化配置和调度管理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因此可以说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是一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型充电站模式。
教学质量的提高
▌乡镇地区电网建设
现阶段,我国的乡镇地区电网仍处于以传统的电网结构为主的阶段,线路主要是以架空线路为主,配网自动化、数字化等现代化技术应用不足,大部分的乡镇地区都还处于无电状态。我国乡镇地区电网建设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部分乡镇地区配网自动化水平较低,配网自动化系统不够完善,没有实现对配电网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与预警,严重影响到乡镇地区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2)部分乡镇地区配网线路供电半径较大,导致配电线路无法有效缩短供电半径。乡镇地区配电网存在着线路重载过载、三相不平衡等问题。
3)部分乡镇地区配电网网架结构存在着严重的老化现象,部分配电线路甚至存在着导线截面小、线径小、设备老化等问题。
4)部分乡镇地区电网无功补偿配置存在着设备容量不足、无功补偿容量不足等问题。
5)部分乡镇地区供电企业缺少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和规划设计理念,缺乏对用户侧用电情况的分析和预测。
▌乡镇地区能源结构
乡镇地区能源结构呈现出“两高一低”的特征,即高污染、高能耗与低效率。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升,大量化石能源被消耗,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近年来,乡镇地区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清洁能源的利用水平和数量明显增加,但还面临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乡镇地区的农村用电负荷容量较小。农村地区的居民用电量很低,并且以小功率电器为主。
2)乡镇地区的电动汽车数量不断增加。电动汽车以电能为主要驱动方式,利用电力系统提供辅助能源。电动汽车数量增多必然会造成电力负荷的增加。
3)乡镇地区电源结构不合理。由于乡镇地区居民用电量较低、电源结构单一,以及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乡镇地区电网建设难以满足乡镇地区用电需求。
4)乡镇地区电网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重载过载现象。部分乡镇地区电网存在电压等级较低、线路老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乡镇地区配电网电能质量
乡镇地区配电网电能质量是影响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当前电力企业必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乡镇地区配电网电能质量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乡镇地区电网电压偏差较大,部分用户侧电压出现了负偏差。
2)部分乡镇地区配电网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严重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
3)乡镇地区配电网中存在严重的三相不平衡现象,导致用户侧电能质量出现了较大的问题。
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建设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促进乡镇地区的经济发展,国家大力推广建设新能源充电站,目前我国在新能源充电站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充电站选址难、充电设施利用率低、充电效率低等。
为此,我国开始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建设工作。而乡镇地区是电动汽车充电的主要区域,为了更好地解决乡镇地区充电难问题,可以在乡镇地区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
光储一体化充电站主要由光伏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和充电站三部分组成。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先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再利用储能系统对电动汽车充电进行管理。
此外,还需要在充电站中设置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为电动汽车充电提供便利。
从总体上看,乡镇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的成本也相对较低。以某乡镇为例进行分析,该乡镇的经济水平在全国属于中等水平,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可以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1)该乡镇本身就拥有着较为充足的光照资源和土地资源,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
在设计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时应首先选择适宜的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形式,然后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进行设计。
例如该乡镇因为气候较为寒冷、光照充足、土地资源相对较多,可以选择光伏板来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
2)光伏发电系统主要负责为电动汽车充电提供电能,而储能系统则负责储存电能。在建设时应尽量将光伏发电系统与储能系统合理地结合在一起。
此外还需要合理设置储能系统中的储能电池、蓄电池等设备的容量和数量。其中蓄电池容量应根据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来进行合理设置,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电动汽车使用场景、地理位置和市场需求来确定蓄电池容量。在此基础上还应对电动汽车充电时间、充电效率等进行合理设计。
3)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还需要对充电站的各种设备进行合理配置。
在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时应尽量选用质量较好、性能稳定的设备,避免设备出现故障而影响充电站的正常运行。
此外还可以通过提高充电站的智能化程度来实现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的智能化管理。
4)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建设完成后还需要对其进行验收和试运行工作。
验收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①应对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验收;
②应对其建设是否符合当地政策要求和用户要求进行验收;
③应对其能否正常运行进行验收。试运行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①应对充电站是否符合充电标准和相关规范进行检验;②应对充电站是否符合安全规定和相关标准进行检验。
光储充一体化充电桩容量配置
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主要受电动汽车的功率大小和充电时间长短影响,即电池充电时间和电量充满时间。
因此,需要根据电动汽车的功率大小进行充电时间的估算。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充电桩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不同品牌的充电桩充电时长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可以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充电桩充电时长进行估算。将充电桩进行分类,分别按照4h、12h和16h进行划分。
按照上述方法对充电桩充电时长进行估算,可以得到不同容量配置下的充电桩充电时长情况。在进行充电桩容量配置时,还应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用电特点和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不同电压等级下的电动汽车所需功率不同,因此根据需求对充电站设备进行配置。
一般情况下,农村居民用电电压等级为220V和110V,因此在进行充电站建设时需要配置相应电压等级的充电桩。
以安徽省为例,一般情况下农村地区居民用电电压等级为10kV和35kV。随着电动汽车功率的增大和充电时间的缩短,平均充电时间将逐渐减少。
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项目
经济效益分析
设置4种功率的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分别是120kW、250kW、400kW和600kW。通过对不同功率的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发现功率为120 kW时,内部收益率为10.24%,投资回收期为3.65年,产生经济效益最高。
由于当前我国乡镇地区的电动汽车数量较少,充电需求较低,因此在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时可以选择容量较小的项目进行建设,以满足当前乡镇地区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建设
技术难点和解决措施
乡镇地区的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要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就需要解决以下技术难点。
1)用户侧储能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在乡镇地区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时,用户侧储能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是关键,需要充分考虑用户侧的实际需求,在确保充电站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储能系统的容量。
2)光伏发电系统和充电系统的协调控制。在乡镇地区建设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时,需要充分考虑光伏发电系统和充电系统之间的协调控制问题。光伏发电系统和充电系统之间的协调控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光伏发电系统与储能系统之间的协调控制;另一方面是光伏发电系统与充电系统之间的协调控制。
在光伏发电系统与储能系统之间进行协调控制时,可以采用充放电控制器、功率调节器等设备。
当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不足时,可以通过充放电控制器及时将多余的功率补充到充电站中;当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过高时,可以通过功率调节器降低光伏发电容量,从而避免出现过充情况。
另外,还可以利用超级电容来实现对光伏发电设备的充电功能。
3)充电站并网控制策略。通常情况下,乡镇地区的电网规模较小,导致并网不稳定。为了确保乡镇地区居民用电的安全,需要通过并网控制器将电网中的大量分布式电源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
同时,还可以通过电网侧变流器将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中。
此外,还需要利用蓄电池、超级电容等设备实现对分布式电源的协调控制。
4)充电站配电控制方案设计。通常情况下,当用户侧储能容量不足时,可以通过双向变流器将多余的功率补充到充电站中;当用户侧储能容量充足时,可以利用超级电容来实现对光伏发电设备的充放电功能。
5)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七个方面:①制订完善的工作计划;②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③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④建立健全充电站运行管理制度;⑤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培训活动;⑥建立健全充电站运维机制;⑦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等。
- END -
免责声明
本文转自 IESPlaza综合能源服务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本文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亦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
觅特友,为您找到更多工程好友!
电脑端直接访问:http://www.mty360.com 微信搜索小程序:觅特友